Tokyo Datum(Tokyo 1918 | EPSG:4301)
GISBox是一站式三维 GIS 数据编辑、转换、发布平台,支持 OSGB/GEOTIFF/RVT 等多种 GIS 格式编辑,转换为 3DTiles/Terrain 等并发布。
简介
Tokyo Datum(Tokyo 1918 | EPSG:4301)是日本早期采用的大地测量参考框架,其椭球体参数(如长半轴、反扁率)基于旧有测量技术设定,本初子午线通过东京天文台原址(非格林尼治)。该坐标系主要用于日本本土的地图绘制和工程测量,在 1918 年确立后长期服务于日本地理信息领域,但因技术限制,其精度和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逐渐落后。
坐标系构成
Tokyo 1918 坐标系(EPSG:4301)属于局部区域坐标系,其坐标结构以椭球体参数、原点、方位及尺度因子为核心构成,具体如下:
- 椭球体参数:该坐标系采用贝塞尔 1841 椭球体,长半轴为 6377397.155 米,扁率为 1:299.1528。这些参数定义了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,是坐标计算的基础。
- 原点:坐标系的原点设定在日本本土,通常与某个地理上的显著位置相关联,用于定位该坐标系的参考点。
- 方位:坐标系的主轴方向遵循特定的地理方位,确保了坐标系在空间中的方向一致性。
- 尺度因子:该坐标系使用特定的尺度因子,用于确保测量的准确性,并校正因椭球体形状与实际地球形状差异而产生的变形。
优点
本土适配性:Tokyo 1918 坐标系专为日本地理特征设计,在当时的测量条件下,能较好地满足日本本土的地图绘制和工程测量需求。
缺点
- 精度有限:受限于 1918 年的测量技术和设备,该坐标系的精度相对较低,无法满足现代高精度地理定位的需求。
- 与国际标准不兼容:Tokyo 1918 坐标系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坐标系(如 WGS84)存在差异,导致在跨国界或跨区域的地理信息应用中需要进行复杂的坐标转换。
- 技术过时: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,Tokyo 1918 坐标系已逐渐被更精确、更通用的坐标系所取代。
应用场景
Tokyo Datum(Tokyo 1918 | EPSG:4301)主要适用于历史时期日本本土的地图绘制、工程测量及土地管理场景,在缺乏现代高精度技术条件下满足基础地理信息需求,但由于其精度有限且与国际标准不兼容,目前已不适用于需要跨国界协作、高精度定位或与全球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现代应用场景。
示例图
- GDA2020。

相关 GIS 坐标系
ED50
JGD2000
PZ-90
百度坐标系
参考资料
- https://epsg.io/4301-1335
-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07391383
- https://spatialreference.org/ref/epsg/430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