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尔斯梅花投影(Peirce Quincuncial Projection)是一种等角地图投影方法,由Charles S. Peirce于1879年提出,其特点是将地球表面以北极或南极为中心,通过几何变换将北半球显示为正方形,南半球则分裂为四个三角形并围绕北半球排列,形成五角形或菱形结构。
帕特森投影(Patterson projection)是一种折衷圆柱地图投影,由Tom Patterson于2014年设计,旨在减少高纬度地区的面积夸大程度。其特点是将世界地图绘制在宽高比约为0.57的矩形中,相比米勒投影等传统圆柱投影,能更均衡地表现不同纬度的形状和比例。
洛西马塔尔投影最早由卡尔西蒙在1935年独立创立。这种投影的特点在于,恒向线在投影上呈现为直线形态,且其起始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与中央纬线的交汇处。洛西马塔尔投影由卡尔西蒙创立,确保恒向线准确性,方位角和比例精确。
洪特尼投影即洪特尼斜轴墨卡托投影,也称作斜圆柱正形或改良斜正形投影,是斜轴墨卡托投影的派生版本,由Martin Hotine于1946年提出公式,专用于为斜向延伸(既不朝南北也不朝东西方向)的区域绘制等角地图,保持局部形状真实,但随距中心线距离增加,面积、距离和比例畸变会增大。
汉麦尔投影是一种等积伪圆柱地图投影,通过将经线投影为对称曲线、纬线投影为平行直线,把地球表面映射到椭圆形平面上,能在保持面积比例相对准确的同时减少极地变形,常用于小比例尺世界地图绘制。
高尔立体投影(Gall's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)是詹姆斯·高尔于1855年提出的一种圆柱地图投影方法,属于正轴割圆柱投影,其圆柱面与地球相割于南北纬30°或50°处,通过球面透视法将经纬线网投影至圆柱面后展开为平面。
MVT协议作为高效矢量数据传输与渲染的核心技术,通过解决通过解决传统栅格瓦片性能瓶颈,推动地理空间数据在Web端、移动端及三维场景中的动态应用。
卡西尼投影是一种横轴圆柱等距方位投影,其特点是沿中央经线和所有垂直于中央经线的线保持相同比例,类似于横轴墨卡托投影与墨卡托投影的关系。
Lambert-93是法国国家地理信息系统(IGN)采用的投影坐标系,属于兰勃特等角圆锥投影(Lambert Conformal Conic)的一种变体,以WGS 84椭球体为基础,适用于法国本土及周边地区的平面地图绘制。其特点是通过双标准纬线(北纬44°和49°)减少变形,坐标单位为米,常用于地形测绘、土地管理和GIS数据集成。
CH1903/LV03是瑞士采用的国家平面直角坐标系,以伯尔尼观测台旧址为基准点(强制定义为东经600000米、北纬200000米),通过米制单位简化定位计算。该坐标系基于CH1903大地基准面,其改进版CH1903+将基准点迁移至齐默尔瓦尔德观测台,但两者坐标误差控制在3米内,适用于瑞士全境的地图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