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SDTF(中国国家标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)
2025年08月05日 09:04
GISBox是一站式三维 GIS 数据编辑、转换、发布平台,支持 OSGB/GEOTIFF/RVT 等多种 GIS 格式编辑,转换为 3DTiles/Terrain 等并发布。
简介
CNSDTF(中国国家标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)是中国制定的地理信息系统(GIS)数据交换国家标准,用于统一矢量、栅格等空间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格式,解决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兼容性问题。其核心是通过结构化文件头、要素参数和分离的几何/属性数据,实现跨系统的高效共享,广泛应用于国土规划、环境监测等领域。
文件结构
CNSDTF(中国国家空间数据交换格式)的文件结构清晰,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:
- 文件头:包含文件的基本特征数据,如标识CNSDTF版本的标志(DataMark)、当前格式的版本号(Version)、坐标单位(Unit)等。文件头采用字符标识“HeadBegin”和“HeadEnd”界定范围。
- 要素类型参数:定义了各种空间要素的编码、名称、颜色、属性表等元数据。
- 属性数据结构:规定了属性字段的格式与类型。
- 几何图形数据:包含具体的空间要素几何信息,是空间矢量数据的图形部分之一。
- 注记:用于描述或标注地理实体的文字信息,包括注记的坐标位置、注记内容、字体、颜色、字型、大小等参数。。
- 属性数据:与几何图形数据关联的具体属性信息,是空间矢量数据的非图形属性部分。
优点
- 标准化处理:作为用于地理信息系统(GIS)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,CNSDTF确保不同系统间的空间数据能够无缝对接与共享,极大地促进了地理空间数据的跨平台共享与分析,对于推动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- 覆盖范围广:CNSDTF特别关注矢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,覆盖了空间对象的零维、一维和二维表现形式,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,包括地图制作、国土规划、环境监测等。
- 文件头结构灵活且可扩展:文件头是CNSDTF的核心组件之一,由项目名和项目值构成,涵盖标识CNSDTF版本的标志、当前格式的版本号、坐标单位、拓扑关系标识、坐标系类型等,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。
缺点
- 在电子地图交换中存在局限:目前的CNSDTF在电子地图的交换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,影响了本标准应用的推广。
- 兼容性有待提高:CNSDTF在属性数据结构等方面使用了较多的固定值的方法,如采用RGB颜色、采用字体名等,虽然能使数据保持一种“唯一性”,但“兼容性”却要差得多。
应用场景
CNSDTF(中国国家空间数据交换格式)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数据交换格式,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、城市规划、交通管理、环境监测等领域。它能够高效整合不同来源的矢量数据,支持跨平台共享,为政府部门、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统一的空间数据基础,尤其在多源数据协同分析和电子地图制作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示例图
- 中国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(CNSDTF)数据交换格式。
- ENVI下读取CNSDTF-DEM的扩展补丁。
文件打开方式
- NSDTF-DEM打开格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