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地球参考框架(地心参考框架 - ITRF2020)
ITRF2020(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2020)是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组织(IERS)于 2022 年正式发布的最新地球参考框架。ITRF 系列旨在高精度地定义地球上的位置和运动。ITRF2020 是传统 ITRF2014 的后续版本,其更新旨在提高观测技术的精度并响应地壳运动。该参考框架由四种观测技术的数据构建而成:VLBI(甚长基线干涉测量)、SLR(卫星激光测距)、GNSS(全球导航卫星系统)和 DORIS(卫星集成多普勒轨道测绘与无线电定位)。
2025-07-25GPS坐标系(WGS坐标系|EPSG:4326)
GPS 坐标系,即全球定位系统使用的坐标系,通常是基于 WGS84(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) 的地理坐标系(EPSG:4326)。这是一个全球通用的参考系统,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点的经纬度。WGS84 是一个地心坐标系,以地球质心作为原点,广泛应用于导航、测量、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(GIS)。
2025-07-25ED50(European Datum 1950 | EPSG:4230)
ED50 是 1950 年建立的欧洲大地基准,基于欧洲三角网整体平差,采用克拉克椭球参数,主要用于欧洲地区的地形测量、地图制图及早期地理信息系统(GIS)应用。
2025-07-25ITRF2014框架(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2014)
ITRF2014是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最新版本,基于多技术整合观测数据构建,提供高精度地球坐标与运动参数,为地学研究、空间活动及大地测量提供统一基准。
2025-07-25PZ-90(Parametry Zemli 1990 | 俄罗斯PZ-90 | EPSG:4744)
PZ-90(ПЗ-90 / Parameters of the Earth Ellipsoid 1990)是俄罗斯为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NASS(格洛纳斯)开发的一种地球基准坐标系统。
2025-07-25JGD2000(Japanese Geodetic Datum 2000 | EPSG:4612)
JGD2000 是日本国土地理院自 2002 年 4 月正式采用的日本国家测量基准体系,用以替代此前的「日本测地系(Tokyo Datum)」。其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与全球 GPS 坐标系统的协调性。JGD2000 基于以地球中心为原点的地心坐标系统(ITRF:国际地球参考框架),从而实现了更高精度的测量和 GIS 分析能力。
2025-07-25GDA2020(Geocentric Datum of Australia 2020 | EPSG:7844)
GDA2020 是澳大利亚于 2020 年启用的最新地心坐标参考框架,其与 ITRF2014 保持一致,提供基准站在参考历元时刻的位置及长期速度,并包含大地震造成的震后形变及周年、半周年参数模型。GDA2020 的精度较 ITRF2014 有所提高,能够满足高精度地理定位和测量的需求。
2025-07-25Tokyo Datum(Tokyo 1918 | EPSG:4301)
Tokyo Datum(Tokyo 1918 | EPSG:4301)是日本早期采用的大地测量参考框架,其椭球体参数(如长半轴、反扁率)基于旧有测量技术设定,本初子午线通过东京天文台原址(非格林尼治)。该坐标系主要用于日本本土的地图绘制和工程测量,在 1918 年确立后长期服务于日本地理信息领域,但因技术限制,其精度和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逐渐落后。
2025-07-25ETRS89(European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1989 | EPSG:4258)
ETRS89 是在欧洲用于测量与地理信息的基准坐标系统。其目标是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参考框架。
2025-07-25JGD2011(Japanese Geodetic Datum 2011 | EPSG:6668)
JGD2011 是日本在 21 世纪初建立的现代地心坐标参考框架,用于替代旧有的 Tokyo Datum(如 Tokyo 1918),其核心基于 GRS80 椭球体,原点与地球质心对齐,坐标轴指向符合国际标准(如本初子午线通过格林尼治)。该框架通过 GNSS、VLBI 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实现,精度达到厘米级,可动态反映板块运动与地球形变,适用于日本本土及周边海域的高精度地理定位需求,并逐步与国际坐标系(如 ITRF)接轨。
2025-07-25